APP

下载通川客户端

新闻热线:0818-6086866 通川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8-6086866 邮箱: 619516370@qq.com

通川区|青山做底绘新卷“四库”联动绿生金

通川新闻 2025-07-31 15:04 85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以来,通川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壮大林业产业,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指示要求,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在筑牢生态屏障的同时,让绿水青山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松声阵阵,竹林绵绵。一大早,安云乡林业站的护林员燕霞林就背着巡山工具,和同事们一道进了山。清扫枯枝落叶、整理灌木杂草、记录森林状况,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正是他们守护这片绿色的日常。

安云乡林业站护林员 燕霞林:守护好这片山,就是守护好我们的饭碗,守护好子孙后代的福气。我们的职责主要是制止乱砍乱伐,清理易燃物品,加强防火安全的宣传。看这片山,一年比一年绿,林子一年比一年健康,我们再辛苦也值了。

青山不言,忠诚为证。每一片葱茏,都是守护者用脚步写下的生态誓言。在通川,1071名林长、168名监管员、282名护林员织就“区—乡—村”三级防护天网,近两年累计巡林超8万次,解决各类问题500余个,为生态安全筑起了坚实防线。

生态屏障越牢,产业发展底气越足。在安云乡战马村油茶基地,连片的油茶树长势正旺。依托油茶种植,当地不仅有效治理松材线虫病导致的生态问题,还盘活了数千亩闲置林地资源。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带动180户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安云乡油茶基地负责人 王波:我们基地规划种植面积4000多亩。目前,我们仅在战马村,就已经完成油茶树种植800余亩,再结合林下经济种植虎杖有400多亩。区林保中心他们对我们的帮助特别大,主动帮我们协调林地流转手续、争取产业扶持政策,让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后面我们将加大投入,延伸产业链,后期还要带动运输、包装等配套产业发展,为村集体和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一株油茶撬动产业链,一片药材托起增收梦。在罗江镇天池村的国家储备林项目现场,一株株嫩绿的白及破土而出,让曾经沉寂的林下空间生机盎然。

储备林项目现场负责人 刘小亮:我们通过现有林的改培,补种了香樟、鹅掌楸等大径级木材,并利用腾出的林下空间栽植白及等中药材200多亩。我们将大力推广科学营林技术和标准化种植,高效利用林地空间资源,实现林药共生,提升林地效益,助农增收。

森林是生态的命脉,也是发展的源泉。今天的通川,已形成“林药、林养、林旅”三大林下经济业态,种植中药材超1万亩,培育森林康养基地160家,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农户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

“林下生金、绿富共赢”的背后,是通川高位推动森林“四库”建设的坚定决心。区委印发《关于加快建设森林“四库”推动丘陵山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建立三级联动机制,高频共振,高效落实。通川成功入选全省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完成林权流转面积5万余亩,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超5000万元。

通川区林保中心开发利用股负责人 朱凌燕:森林“四库”的核心在于价值转化。我们将国家储备林作为“四库”联动的关键抓手,大力发展“林药、林养、林旅”三大业态,目前已完成2万亩采伐更新、5000亩新造林,种植林下中药材2000余亩。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更多的创新模式,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推动“四库”建设,释放林地最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青山做底绘新卷,“四库”联动绿生金。通川林业发展路径清晰,步履铿锵——以“林长制”压实千钧担当,以“红黄绿码”严守生态红线,以“产业融合”拓宽富民大道。大力推动森林“四库”建设,加强示范点打造,因地制宜加快木竹加工、以竹代塑、森林食品、森林康养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天府森林粮库”示范项目建设,创建“天府森林粮库”2个,完成营造林2万亩,做强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培育特色林业经济带,建设现代林业产业园区。真正让每一滴水都汇入“水库”清澈,每一座山都化作“钱库”源泉,每一寸绿都滋养“粮库”丰盈,每一片林都成为“碳库”储备。

通川区林保中心主任 杜俊朋:我们将坚定扛牢区委、区政府使命重托,深入贯彻“一心一片三带四区”产业发展战略,一手抓“林”做美绿水青山,一手抓“业”做大金山银山,全速推进森林四库,全面加强林区防护,全力发展林业产业,聚力推进“林文旅业安”深度融合发展,加力拓展“两山”转化路径,勠力建设森林美、林业强、林区富、治理优的现代林业强区,为提升通川首位度,助推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谭楚甲 王龙 剪辑:冯文雅

$newsDetail.reviewCount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猜你喜欢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