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通川客户端

新闻热线:0818-6086866 通川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8-6086866 邮箱: 619516370@qq.com

“蛇年蛇月蛇日蛇时”,一起说谢谢

天府融媒联合体 2025-05-01 09:03 74


“蛇年蛇月蛇日蛇时”,对!说的就是今天:4月30日9时至11时,这也是今年首个“四巳日”。而且今年的“蛇年蛇月蛇日蛇时”还将出现两次,分别为5月12日和5月24日的9时至11时。

除了被用于记载年月、时间,其实古往今来蛇类与人类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今天,且让我们就着这个特殊的日子,翻开人类文明的书册,找到属于蛇类的那一页仔细瞧瞧。


川人与蛇感情深厚,史籍中曾将蜀人称为“人首蛇身”之民。在巴蜀,人们将其奉为族群图腾,乃至某种可以通达神灵的灵物。三星堆遗址曾出土了一条古蜀国用于祭祀活动的铜蛇,身体上刻画着菱形纹、鳞甲、羽翅,似乎立刻就要腾空飞起,蛇的身影更贯穿于中国西南的巴蜀地区早期文明之中。

是“龙的传人”,也是“蛇的传人”。在古人看来,蛇与龙有着不解之缘。它们形态相似,龙是人们对崇高的幻化,而蛇则是龙的主要现实原型。因此,古人也将蛇尊称为“小龙”,与盘古、女娲等人面蛇身的神话人物紧密相连,记录着灿烂的华夏文明。

闻一多在《伏羲考》中提出:“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大蛇的名字便叫作‘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原始社会信仰“万物有灵”。东汉崖墓石棺伏羲女娲画像拓片上就出现了两条蛇的纹样,那是多子多福的愿望。

新津十二号画像石棺“伏羲女娲”拓片,现藏四川博物院 图据方志新津



纵观古今,蛇不只启发文艺创作,还献身人类。

蛇类为医学“献身”已成公论,入药的历史至少有1800多年。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就已经收载了“蛇蜕”,标注其可以用于治疗儿童的惊痫病症。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的《本草纲目》中,则记载着蚺蛇、鳞蛇、白花蛇、乌蛇、金蛇等十余种蛇可作为药用。其中,俗称“五步蛇”的白花蛇还是名贵的传统中药,自古就是指定进贡的珍品。

到了现代社会,科学家通过对蛇毒的深入研究,提取有效成分,开发出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我国科学家从中华眼镜蛇的毒液中分离提纯了神经毒素克痛宁,广泛应用于治疗神经疼痛的药物中。常见的降血压药物卡托普利,则源于巴西蝮蛇的毒液。

研究蛇的生理结构,也能给予人类诸多灵感。蛇类的热感应坑能帮助它们感知附近的温血动物,这启发人类研发出更灵敏、高效的红外传感器,用于安防、军事、工业等领域。根据结构与灵活的运动形态,人们还开发出了可用于管道探测、灾后救援等场景的蛇形机器人。

从更宏观的生态角度看,蛇其实只要好好活着,就能自然而然惠及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捕食者,蛇类能控制老鼠、昆虫等小型动物的数量,维持生态平衡。在控制田间鼠害方面,蛇就是一把好手,相当于间接保护了人类的粮食安全。我国的300多种蛇类中,有4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5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还有257种入选了《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蛇的新价值还在不断被发现。

透过蛇类的基因,人类能从遗传层面了解某些疾病。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曾基于大规模多组学技术与基因编辑等研究手段,全面揭示了蛇类起源及特殊表型演化的遗传机制。其中,对蛇类四肢缺失、肺不对称发育等特殊表型的研究,能为肢体畸形、先天性肺病等疾病提供遗传层面上的重要参考信息。

蛇类骨骼系统演化及器官适应性机制 图据成都生物研究所

宠物蛇的兴起,让部分群体找到了更契合自身条件的伙伴。猫猫狗狗虽然可爱,但它们对日常照料和生活环境的需求较高,劝退了部分想要宠物为伴,却“条件不达标”的人群。而容易饲养、观赏性高、花费少的宠物蛇,给了人们一个新选择。只要家里能容纳一个饲养盒,每周能抽出打扫蛇舍和喂食的少量时间,基本就达到了请进一条“蛇室友”的条件。

当下,在社交媒体异宠话题下,分享宠物蛇的帖文点赞、讨论数量可观。《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饲养异宠的人群中爬宠饲养比例快速上升,而蛇占比为51.6%。

相信在未来,蛇类也将继续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贡献独特力量。所以,让我们趁着它们在“C位”,一起对它们说一声:谢谢蛇蛇!


本期话题

关于蛇的传说,你还知道哪些?评论区聊聊~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猜你喜欢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